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七_大明天朝
爱阅小说网 > 大明天朝 > 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七
字体:      护眼 关灯

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七

  由于最近几日不能更新公众区章节,特作评述数篇,以馈友人。

  其一,对于发展道路而言。

  余以为,相比于社会,一己之力极为渺小,妄图改变社会,非数十载积累而不可得。架空的构架,确实给了一个改变的机会,但现实操作,却未必容易。

  政治斗争尤其讲求时机、策略,粤党之所以不早早造反,也是尤其社会背景。

  首先必须明白,商行的生存有赖于国内的产品供给和市场,天启初,中央权力尚强,占海为王至多导致一二省之官兵围剿,若公然对抗朝廷必然全力绞杀,政治斗争需要动态平衡,更需要忍让,自己实力不足,则需要韬光养晦。

  至崇祯后,尽管实力增长,但是多存于海上,其实流贼蜂起,建奴虎视,朝廷已经疲于应付,但是,与他们比,尤其是建奴,粤党还没有做好一切准备,留住朝廷,便是要他们暂时牵制,以争取时间。援助辽东时机是为了后方争取时间,也同时练兵,须知海军与陆军差异极大,练兵场上是练不出精兵的。

  此刻虽然朝廷势颓,然若过早推翻他则有两弊,其一弑君者将遭到道德谴责,难以获得更多的民众支持,其二,此时公然造反,即便成功,将必然面临左流贼,右建奴的窘境,两线开战兵家大忌。

  因此,必须让别人推翻朝廷之后,再伺机而动,否则便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其二,商行。

  打仗,首先打的是粮饷!招兵买马,造船铸炮,哪一项也离不开银子,钱,乃第一要务!至于商行的结构,大家觉得有问题,就对了!

  对于几个从来没有做过经营的人,在创业之初难免富有理想主义色彩,但随后的现实,便会生生撕裂头脑中的幻境,让他们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分股的方式,初衷是为了笼络人心,减少阻力,但是也会事与愿违。

  只有经历了问题,才会明白,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简单。然后,遍植党羽,明争暗斗,种种或悲或喜的事情便会纷至沓来。

  商行,即是败笔,又是不能回避的一道门槛。有错误,才是人,没错误,那时神!

  火枪的作用并不似乎我们一般想象的那样有效,收到客观环境的极大限制,其主要的好处在于简便,方便训练且杀伤力极强。

  很多架空作品愿意搞出很多花样,但是吾曾扪心自问,若自己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来到明朝,除了简单的燧发枪这样的物件,确实想不起来那些纷繁复杂的技术成果,正如调查显示,底火、*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是在一个没有化学基础的时代,要从头做起,生产出这些物件,只怕不是容易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借助现有材料,略作改进,另寻他途。

  比如战船,明代战船的通病是结构强度不足,即使大船也无法承受重型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且火炮均固定于炮座,没有炮车这类助退装置,因此,在现有的帆船基础上,加强结构强度,改进火炮助退装置,便可以大幅度改进战船战斗力。

  至于铁甲船,往往给人以误解,实际上,以橡木制成的帆船,只要船板足够厚,抵御实心炮弹已经足够,铁甲船是因为爆破弹的出现使得木制帆船无力抵御而作的改进,其实海上普遍使用的不过是实心铁弹,国内的对手更是炮小船小,实在没有必要搞出铁甲舰来加强防御,何况水师和陆军需要大量的铜铁制造火炮、火枪、铠甲等,从成本、效益等各方面角度,生产铁甲船并不是合理的选择。

  蒸汽机也是一般,其出现原自于劳动力和能源的匮乏,而中国却是世界上最不缺乏劳动力的国家,而且广东有风富的水资源却没有丰富的煤炭矿藏以备开掘,成本上即成问题,何况有了蒸汽机,必然导致一定的劳动力闲置,而扩大生产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否则卖不出去,又有何用?

  就如同近一千二百五十吨(两千料)的“定远”号,虽然威武,但是实战中未必能派上用场,这实际上是试探过程中的一个曲折。

  《****》的立意,在于陈、齐、姚意外穿越,并无甚多准备。须知,我们今日之便利,是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上的,抽去了这层基础,孤立地利用我们浅薄的知识,只怕难有什么作为,而必须结合现实的环境。

  其三,对于发展道路。

  余以为人之思想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事中陈、齐、姚也是如此,尽管他们对未来有所预知,但面对陌生的环境,又谁能保证万事万物一成不变?何况,谨以自己而言,若非特别准备,谁又能记得那许多过去的往事,连时间地点都记忆清晰,即便有所记忆,又有何用?

  就如知道信王将会继承大统,但面对红墙大院,一介草民,又有何作为?

  参加过政治斗争的朋友只怕深有体会,自己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力基础上,绝难以一两句惊世骇俗的言论而获得他人的信赖。做事做人,如同走路,需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妄图跳跃,或偏执于寻求捷径,那只是欠下了一份将来必须以更大代价赖场还得债!

  因此,陈、齐、姚也面临这样一个不断抉择,不断修正的发展之路,正如支援辽东,大家谁也没有见过建奴的样子,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厉害,有如何肯定,他们便一定能破关而入?或者不会提前入关?

  参与辽局尽管会有这样那样的损失,但是有两点收获即足够,其一锻炼队伍,战争是最好的练兵场,只有在残酷的战争中,队伍才能成长起来,广东水师是在与同行(海盗)、朝廷、红毛的战争中走过,成为威武之师,陆军却并没有这样的经历,而同建奴、流贼争夺天下,却必须在路上取得军事胜利;其二,真正地了解建奴的虚实,四百年前,没有电话、飞机、网络,信息的交流极为困难,只有亲眼目睹,亲身体会了建奴的长与短,强与弱,才能有的放矢地与之周旋。

  至于向朝廷提供帮助,自然也有争取时间,做准备的意思,而且是拖得越久越好!

  其四,关于一些波折。

  比如齐振华的死。

  洪承畴会有心借刀杀人,除掉祖大寿——尽管最终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难道他人便不会如法炮制置齐振华于死地?

  政治需要的是平衡,陈、齐、姚三人创业也是如此,保持均势,大家才能够和平共处,任何打破平衡的做法都是可怕的。

  齐振华有心将三家的产业经营成齐家一家之业,难道旁人便会坐以待毙?统一军权是作战的需要,但不是政治的需要,如果大家仔细看便会发现,军中要职都是齐振华的人马,这种局面发展下去,陈家、姚家如何能不忧心忡忡?

  这实际上也是****和民主的冲突,如果齐振华是主子,其他二人是奴才,那么事情简单,大家为齐振华效忠,但问题偏偏是,他们三个是平等创业的合作者,并不是主仆关系,因此,齐振华试图打破平衡的做法——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在其他两家看来,都是可怕的。

  只有他死,才能重回平衡,平衡之中,大家才能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当然,平衡还会被新的不平衡所打破,那时候又需要另一次政治洗牌。政治便是这样循环往复,遵守规矩,才能长久发展,任何破坏规矩的人,都会遭到旁人的惩罚!

  郑芝龙是一家之主,作为领导者,他深深地明白粤党的内部矛盾,甚至可以说,齐振华的死也是意料之中,因此当齐经国试图与他议和的时候,尽管考虑到其中有诈,但仍然犹豫不决甚至希望能够以和。显然,从他的角度,怎么看着都像是姚世贤是借刀杀人,让他们两家拼得你死我活,因此,战,对于齐经国、郑芝龙似乎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他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想到,作为齐经国,他在避免两败俱伤的同时,还需要尽快建立军功以稳住他在军中的地位。同时,他也看清了姚世贤和齐经国处理问题的能力,果然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姚世贤又如何会做呢?他要的是更大的成功,而不仅仅是龟缩在岭南一隅,被粤海王的光环压得抬不起头来!

  齐经国的出征,事实上也是姚世贤给他的考验,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如果他果然了得,能够化险为夷,那么他对于姚世贤便是有用的,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给于帮助,而且能够继续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能力不足,姚世贤也有足够的人选立刻弥补缺失,起码,齐经国、齐宝国死了,还有齐降龙。

  咳!不知不觉,一部架空的故事,却充斥了充满阴谋鬼诈的政治斗争,可是,这政治斗争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诸位看官,且慢慢欣赏吧……

  大明天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yue9.com。爱阅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iyu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