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三_大明天朝
爱阅小说网 > 大明天朝 > 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三

  对于文章中涉及的一些术语、技术背景,以知识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水虿便在此对此做第一次的说明。

  首先是关于钱的标准,文中涉及比较多的集中单位是“两”、“比索”、“盾”,很快还要涉及“镑”。

  首先说说两,这个单位大家应该熟悉,但是事实上,在大明朝时,“两”这个单位也并非全然是一个标准度量衡。大明基本是一种不完整的“银本位”,明中期以降,通过国际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种通行的支付手段,至少在大明的南方各省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尤为显著,这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广泛描写以银作为货币的情况得以侧面地反映。而朝廷税收由实物向货币化的转变,则是最正面的例证。

  但是,终大明一朝,朝廷虽渐以银为收入的主要手段,但除制定了作为国库统计的较为标准的平库银两外,并没有在流通领域推行任何一种通用的由国家铸造或由国家定制的银质货币,银的流通基本以时时的称量方式,或者以后来更为通行得方便的直接使用国外铸币的方式。

  故事中对“银”的计量,以平库银“两”作为标准,同时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当时的情况,按照当时货币的大致比例,在特定场合,如实地使用“比索”“盾”以及“镑”。

  其中“比索”是西班牙使用的货币单位,“盾是尼德兰共和国的通行货币,而“镑”则是英国使用的货币单位。对比于大明的平库银“两”,1单位的“比索”、“盾”、“磅”,分别相当于、、3两。

  其次,是船与尺寸的问题。

  在故事中,我一再使用“料”“石”“担”“步”等单位,事实上这些来自于大明朝的度量衡,从来就不是真正统一的,甚至其所表示的内容,也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显得千差万别。

  以“料”为例,这个单位通常被用来作为衡量船只的标准,但是,这个料并不是一个关于排水量的标准,也不是一个恒定的计量标准,甚至不是容积或质量的表示单位。比较确切地说,“料”是造船时所用工料多少的计量单位,但是,其具体表示多少材料,仍是不恒定的。故事中基本不考虑它实际的纷繁复杂的变化,而是大致将“料”的单位与我们现在常用的“吨”的表现数值做一个大致的比例进行实用。根据一些数据的折算,我发现吨与料在数值上的比例,大约是1:,即当时同一条船,其以“吨”为计量单位的数字,与以“料”为单位的数字之间,基本上是一比一点六,比如八百料的船只大致的排水量在五百吨上下。

  所以,书中所说两千料战船的排水量,基本在一千二百五十吨,但过来,八百吨的船只,折成“料”则是一千二百八十吨。

  而“石”本是容积单位,却往往被用作表示一石谷的重量,大约合千克,当然,事实上这个数字也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方便,我忽略了它细致的差别。

  “步伐”,这个长度的计量单位,基本上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米”的比例大约在1:,也就是说,五百步,大约便是七百五十米。

  水虿在书中使用的一些数据,基本上是通过各方材料的比较,得到相当程度文献或考古的支持的。

  关于一些比较常识性的问题,我将在这里进行说明。

  首先是关于骑兵。我在前面的评述中谈过大明与建州的骑兵,事实上“女真-满洲”的铠甲很大程度吸收了大明的风格,在技术上和材料方面本不应有大的差异,只是由于明朝晚期中央政府的孱弱,不能及时保质保量地制造军械,才造成大明甲胄比较低劣的印象。

  而当时不论是作为大明还是欧洲,在野战中,由于火枪技术的局限以及机动性的制约,骑兵仍然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步兵即使是广泛配备了燧发火枪的步兵团,在进攻中的作用,也往往比不上骑兵。

  骑兵主要优势一个是机动性,对此无庸赘述,在具体的战术上,主要有两种,一为散兵,多用于轻骑兵在骚扰或者追击敌人是使用,而正面战场上,基本仍然是以重骑兵病线式横队的密集队形冲锋为手段。即重甲骑兵列成一列或两列的纵深——再多,前线的士兵则成为后一线士兵的障碍,反而影响进攻——在相距大约八百米的位置上列队,进行冲锋。这个大约八百米距离的冲锋线,是经过东方和西方战争实践和统计得出的一个数字,如果距离太近战马不能将速度提升到极限,对于依靠将速度转化为冲击力进行攻击的骑兵冲锋来说,这无疑直接削弱了进攻的力度,而弱距离过远,则由于战马的负重,使得战马疲惫,同样影响作战。

  所以,针对与此,当时乃至后世直至拿破仑时期,野战火炮的有效杀伤距离始终在八百米左右徘徊,这一定程度限于技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即使射程再远,也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火炮在当时陆军中主要作用便是摧毁敌人的骑兵冲锋,而骑兵是不会在更远的距离列成密集阵型的,而以当时火炮1/6-1/7的命中率来说,以它对付更远距离的散骑技术上具有困难也没有实际的战术价值。

  第二,是关于火枪手。至少在中国的土地上,因为作战地域的广阔,使得机动性往往更强于一时的火力密集度,骑兵在进攻战中尤其是在野战中的突然打击优势,是步兵望尘莫及。而由于当时火枪技术的不完善,火枪部队如果没有列成阵形,则基本不具有战斗力。单人火绳枪的发射速度为一分钟一发,燧发枪为两到三发,但是命中率,即使是燧发火枪,在90米到270米的距离间,其命中率也仅仅为53%到15%,此数据为十九世纪欧美对其老兵新兵进行数据统计是得出的。而这个数据,所反映的,也仅仅是作为队列进行密集射击时对密集阵形冲锋的骑兵目标的毁伤概率,并非单个火枪手所能达到的命中率。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100名老兵通过严整队列,在距离90米的进行齐射,可能击倒100名做密集队形冲锋的骑兵中的53个,距离如果提高到270米,新兵则仅仅能命中15人,即使老兵,也只有23人的概率,而如果是未成队列的单个士兵进行射击,可能什么也打不到。

  但是它的优势则一为是训练的简单,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训练一名熟练的火枪手一般只用半年到三个月,而如果是弓箭手,则起码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达到相当的水平。同时火枪手一次性可以携带上百发子弹和相应的******,而一个弓箭手只能携带30支箭,另一方面,火枪的有效杀伤范围可以达到300米左右,而单兵使用的弓箭则在150米左右。

  所以,如果配合以杀伤力极强的火炮,成规模展开的火枪手,比如一千人,一次齐射便可以在一百米即七十五步的距离上将一千骑兵射杀大半,而这个时候,他们却还什么也没有做。但是火枪步兵的战斗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完全依赖于是不是能够及时展开阵形,而是不是能够及时恰当地展开阵形,则取决于战场侦查的充分性,所以,由于战场侦查的不充分或者地形的障碍等等因素,步兵集团也往往陷入骑兵的突袭中,而在这样的混乱中,即使训练有素的部队,也难免遭到沉重的打击。

  至于炮兵,我想大家可以去看看拿破仑的战史。不过要说得一点是,火炮的作用在对付冲锋的骑兵时往往更加有效,如果用来轰击步兵阵地,则效果不佳——老兵可以通过炮弹飞行时的声音,有效地避开——当然,如果以数百位大炮进行不间断的密集打击,则不在此列,因为士兵已经避无可避。

  下来是有关海军的。八百吨到一千二百吨即一千二百八十料到两千料,载炮五十到八十位;更大的一千五百吨载炮上百的船往往是一种象征,充当旗舰。辅助舰只炮船的大小一般在四百五十吨吨即七百余料,载炮二十到三十位,但是由于其廉价以及使用灵活,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战斗一线来。

  这主要是指欧洲国家。

  当时大明朝廷的战船,主力大福船据称在四百吨左右,但更多的应该是二百到三百吨的战船,这些战船装备的火炮普遍较少,一般只有船头装载一位千斤以上重型前装火炮,两舷炮窗则各有四位后装中小型火炮。郑芝龙以及他的儿子,拥有一只更为强大的水师,其打造的专门的炮船,可能在四百吨,装载一到十一位前装重炮。

  书中基本忠实于实际情况,郑芝龙的炮船数据基本属实,至少是所查资料内,是可以得到支持的,排水量在三百到四百吨,在红夷炮一位,佛郎机八位,以及另一种更大些四百吨到六百吨装载十一门红夷炮的炮船。

  商行的数据,则糅合了一些数据,算是一点意淫吧。

  对于当时火炮上舰的问题,我是说精确度上,由于起伏不定的海浪使船身根本无法稳定下来,由于没有有效的火控手段,事实上,使得当时的火炮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有那样的威力,即使无敌舰队的失败,更多的因素也是风暴的灾难,而不是英国海军火炮的威力。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在一里的距离上,即使二十位火炮齐射,面对一只四百吨的帆船也可能没有一发能够命中,当然,一旦命中,效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炮击的胜利往往具有偶然性,比如引爆了敌船的弹药舱,或者击毁敌人的桅杆、帆装、船舵等等,除非两只船在不到二十米的距离互射,否则战斗往往持续数小时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仍不分胜负。故而,船长们有时候更倾向于肉搏,通过勇敢优秀的水手进行登船战,往往更快的能够取得胜利。

  欧洲人更倾向于对技术的依赖,在水手的勇敢方面,他们恐怕远远比不上大明沿海的亡命之徒。这也许就是当时尽管荷兰人拥有大量装载数量众多的火炮的战船,却始终打不过郑芝龙父子的原因吧,他们在技术上微不足道的优势,被数量的优势和水手的勇敢顽强,淹没了——当然我并不是说郑氏不注意技术上的进步,实际上他们也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船队装备更多的火炮,毕竟,尽管命中率极端低下但是火炮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以更大的基数进行射击,总会收到效果,何况在登陆战时,火炮可以给登陆部队以有力的支援。

  当然,郑氏的胜利也要归功于火船的成功使用,这种悍不畏死的自杀性的进攻,尽管危险,但被攻击的船只往往无力招架,尤其是对于机动性受到限制的大型船舶,被封在港口里或者被引诱到航行不便的浅水域时,大型战船往往成为火船绝佳的目标,至少在当时的条件——他们既不能及时逃避,也无法对付数十上百计的敌人。

  但是人海的优势或者火船的作用,受到地域的极大限制,他们往往只有在将敌人封锁在一个死港中,使之丧失了机动余地的情况下才得以完成,而一旦到了大洋上,则更多的只能依靠不确定但威力巨大的火炮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郑氏父子的胜利无一例外的在近海或者港口里取得的,这是他们有意识地扬长避短的产物。

  当然,当战船的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十八世纪以后,由于主力船只越来越大,船板不断加厚,增强了防护性,在驻泊时也常常派遣小舟巡逻护卫,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不列颠的三级战舰——两千吨上下的战舰开来,胡清的火攻等原始的方式,便再也难见效果了。

  大明天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yue9.com。爱阅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iyu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