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重新鉴定_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爱阅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00章 重新鉴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0章 重新鉴定

  体量越大,这样的东西就越多,有关部门真要追究,保证这些公司的老板以后个个都能衣食无忧。

  而一看良品坊这么大的势力,却突然服了软,阵势还这么大,剩下那几家会怎么想?

  不赶快跟上,就是出头鸟的下场。

  那良品坊呢,动作为什么又这么快?

  稍一思索,李定安就明白了:只是骂了几句假专家,这小子就敢和东北文博界放对,不分出死活誓不罢休,换成把他哄来东北,闹成现在这副局面的始作佣者呢?

  不和你拼个鱼死网破,我都不姓李……姓冯的女人肯定是这样想的。

  那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提前释善意,稳住自己再说。所以,如果不出意外,那个姓曲的女人已经背着支票本到沈阳了……

  嗯,还不止……

  李定安猛的一愣:我去?

  这女人好大的野心……

  李定安默然不语,其他人也被震的不轻。

  副队长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师傅和师兄要摆出这么一副阵仗:不只是情况有变,而是风突然就倒着刮了。

  看来那几家的东西是真的有问题,更说不定,事实真就像李定安说的,假货占了九成。不然发布通告的时候绝对会提一句,而不是像现在全都默认了一样。

  但之前呢?

  报案的时候,可是一家比一家强硬:咱什么时候卖过假货,都是那小子污蔑、诽谤……抓他。

  所以不用猜他都知道,那三家肯定已经撤案了。这样一来,之前的报案根本不用管,现在就只管这一头。

  再联想一下,故宫那一件呢?

  还真就不太好说,因为这四家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位的眼力有多高。而到如今,那幅地图才是整个事件的中心,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万一反转,哈哈……乐子就大了。

  死不认错、反咬一口、恶人先告状……他都能想到故宫会被骂成什么样子。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警察必须先得把姿态摆出来:看到没有,咱们从头到尾都是一是一,二是二,够公平、够公开,够透明,也够客气吧?

  至于什么地方保护……对不起,压根就不存在……

  转着念头,看到局领导一点头,他就知道可以带人进去了。

  都抬起了脚,副队长又顿了:“师兄,这位是谁?”

  队长言简意赅:“部委的,文旅部!”

  副队长一个后仰:“专程从京城飞过来的?”

  “不是,科教处的王处长就在沈阳,听说后顺带派秘书过来了解一下……”

  这是顺带嘛?

  摆明就是怕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特意派人来看着。

  包括之前那两位警司也一样,都不带一点遮掩的。

  对地方部门就这么不信任嘛?

  副队长挠了挠额头:“那这案子怎么办?”

  “秀逗了,还能怎么办?”队长眼睛一瞪,“当然是我刚才讲的:公平公正公开!”

  “咱不是一直都这样办案的吗?”

  “那不就结了?”

  明白了:该摆的姿态要摆,但该怎么办还就怎么办!

  副队长顿时就吃了颗定心丸,又挥了挥手,让警员把人带了进去。

  边往里走,郑万九和钱金玉,还有江灵雨还不停的瞄着李定安的背影。

  又有京城部委领导来打招呼!

  到现在,都两个部了?

  李定安这背景逆天了……

  ……

  沈阳故宫。

  一辆奥迪停到了办公楼下,秘书先一步下车,又打开了后座的车门,下来了两位男子。

  一位年轻一点,四十出头,另一位满头华发,至少也有七十岁。

  不过身体很健朗,步履很稳。

  这位的经历稍有些传奇:上世纪六十年代,沈阳纺织厂还叫奉天纺纱厂,他是厂里技术最好的纺织工人,年年都是三八红旗手。之后任机长、组长,车间主任。八十年代初改制,那时他刚刚三十出头,就已是分厂厂长。

  九十末再次改制,他已是总厂副厂长,括弧:副厅!

  后来,陆续在工业、经贸、招商等部门任职,退休的时候,正好是文化部门的领导。退休之后,他还在奉天纺纱厂原址上修建的“东北纺织博物馆”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名誉馆长。

  从渊源上讲,这位不但是老前辈,更是老领导,而数遍全东北,比他懂纺织业,经验更丰富的纺织老工人,估计已经没有几位。

  所以看到李定安在直播间里说,请位老纺织工人就能一目了然,院长就把这位请来了。

  但故宫其它领导层都有些不以为然:挂了几十年的东西,多少学者、教授,以及知名或不知名的专家都看过,就因为一个小年轻说了句“机纺”,就成了假的?

  没这么扯淡的,更没有什么必要重新鉴定。

  还专程把老领导请了过来,院长是真能折腾人……

  有意见归有意见,但看到老人下了车,书记忙带着几位副院长从门口迎了出来:“老领导辛苦,这么热的天,还要劳您跑一趟!”

  老人摆摆手:“客气话就别说了,东西呢!”

  “就在会议室,几位教授正在研究!”

  “去看看!”

  “好!”

  寒喧了几句,一堆人簇拥着老人进了办公楼。

  会议室在三楼,不是一般的宽敞。中间用十多张会议桌拼了一座展台,《皇舆全览图》就摆在上面。

  外面依旧罩着玻璃框,就只有左下角的位置被打开了一小块,其余部分依旧处于密封状态。

  而在空气中暴露这么一次,这一小块地图缩短的寿命至少也要以十年计。所以说,在场的这些人个个都恨不得刀了李定安。

  这是犯罪……

  看到老人进来,所有人都站直了身体。老人依旧摆摆手,意思是少啰嗦,该干嘛就干嘛。

  登时有人递上了放大镜,老人摇了摇头,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上了年岁,走几步就喘……你们先看,我先缓缓!”

  稍一顿,他又问:“实验室送检了没有?”

  “送了,共取了四份样,碳14和热光谱各送了两份!”

  院长看了看表,“估计快有结果了……”

  话音未落,口袋里“嘟嘟”的响了两声,院长拿出手机:“真是巧,实验室打来的!”

  他顺手接通,电话中的声音很是清晰:“你好邓院长……四份样品的结果都出来了,初步可以确定,丝绸的年份在一百年以上……”

  “咚……”

  书记砸了一下桌子,满脸振奋:“现在谁还敢说是机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iyue9.com。爱阅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iyu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